近日,全国多地陆续发布通知,要求取消投标保证金、履约保函(保险),并提高预付款比例。这一系列举措,是国家加强现金流保障,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疫情和复杂国际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呢?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是工程项目中常见的风险防范措施。投标保证金是指投标人在参加投标时,向招标人提供的,用于担保投标人履行投标义务并签署合同的现金或银行保函。履约保函则是投标人或承包人向项目业主或发包人出具的,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函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招标人和发包人的利益,防止投标人或承包人出现违约行为,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成或造成损失。
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以一个1亿元的工程项目为例,按照以往的惯例,投标时可能需要缴纳20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中标后还需要提供数千万元的履约保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笔资金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而且,在工程项目完成后,企业还需要等待结算和审计,才能收回这笔资金,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负担。一方面,企业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节省银行保函的费用,降低投标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也可以减少招标人和发包人的管理成本,简化招投标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在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的同时,也要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地在出台相关政策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在提高预付款比例方面,明确了预付款的支付方式和进度,要求项目业主或发包人在合同签订后向承包人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后续款项。在加强履约担保方面,鼓励采用保险公司出具的履约保证保险来替代履约保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有效的担保。在加强信用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履约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并通过联合惩戒机制,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
总之,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函,是国家加强现金流保障,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上,这一系列举措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相信,随着各地政策的落地实施,将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