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有履约保证金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为了保障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一种担保方式,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但实践中,履约保证金存在一定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需要谨慎处理。
一、履约保证金的性质
履约保证金是一种合同担保方式,属于担保法调整的范畴。担保法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保证方式。履约保证金具有担保性质,属于保证人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
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效力
履约保证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以保障劳动合同履行为目的向劳动者收取的违约金、押金,无论数额大小,性质相同。因此,履约保证金在性质上属于违约金或押金。
违约金和押金都具有担保性质,但法律效力有所不同。违约金具有债务担保的性质,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支付违约金。押金具有物权担保的性质,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优先受偿。因此,履约保证金具有违约金的性质,在法律上有效。
三、履约保证金的数额
履约保证金的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法律对履约保证金的数额没有明确规定,但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不得超过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与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性质相适应; 不得明显高于因劳动者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四、履约保证金的收取和返还
用人单位收取履约保证金时,应出具收据。履约保证金应存于银行专户,不得挪作他用。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用人单位未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
五、履约保证金的争议处理
实践中,履约保证金经常引发争议。常见争议包括:
履约保证金的性质:有些用人单位将履约保证金称为违约金或押金,以规避法律对违约金和押金的限制。 履约保证金的数额:有些用人单位收取的履约保证金数额过高,明显高于因劳动者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履约保证金的返还:有些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返还履约保证金。对于以上争议,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对用人单位具有强制执行力。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用人单位收取履约保证金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争议,用人单位收取履约保证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明确履约保证金的性质,不得将其称为违约金或押金。 根据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性质,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收取履约保证金时,应出具收据。 履约保证金应存于银行专户,不得挪作他用。 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后,应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七、劳动者提供履约保证金的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提供履约保证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了解履约保证金的性质和法律效力。 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过高。 索取履约保证金的收据。 关注履约保证金的返还情况,及时催要。 遇到争议,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要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八、建议
为了保证劳动合同的顺利履行,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本文所述原则合理收取履约保证金。劳动者在提供履约保证金时应谨慎对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加强对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