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诉讼常见问题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 诉中财产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证据保全担保 行为保全担保 解封担保 履约保函 投标保函 预付款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
税收和财产保全
时间:2024-09-18

税收与财产保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重要手段。财产保全是指在税收征收过程中,为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对纳税人财产进行控制、查封、扣押等。

本文将从税收与财产保护的法律基础、财产保全的程序、财产保全的类型、财产保全的争议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税收与财产保全制度。

一、税收与财产保全的法律基础

税收与财产保全的法律基础主要源于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4条规定:“税务机关在依法征税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对纳税人及其财产进行检查;(二)对纳税人及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三)对纳税人进行询问;(四)对纳税人及其财产进行调查;(五)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稽查;(六)依法对纳税人进行处罚。”该条规定赋予了税务机关在依法征税过程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合法依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认为有证据证明被告可能转移或者隐匿证据、销毁证据、伪造证据、串供或者以其他方法妨碍诉讼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责令被告停止或者限制有关行为;(二)责令被告提供证据;(三)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四)对被告进行人身保全;(五)其他必要措施。”该条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在税收行政诉讼过程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合法依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21条规定:“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措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执行依据;(二)事先向行政相对人告知;(三)财产所有权人、管理人、所有人或者占有人在场,或者经其同意;(四)对查封、扣押的财产应当签署清单,并由财产所有人、管理人、所有人或者占有人签字或者盖章;(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该条规定对税务机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作出了具体规范。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决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由审判委员会或者合议庭集体讨论决定,并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主任签发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诉讼标的;(二)保全的财产及其范围;(三)保全期限;(四)其他事项。”该条规定对税务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程序进行了规范。

以上法律法规为税收与财产保全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障了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财产保全权,同时也有效防止了税务机关滥用权力,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

二、财产保全的程序

税务机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以确保程序合法性,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1. 申请程序:税务机关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相关证据进行审查,并作出财产保全的决定。具体来说,税务机关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 申请书; * 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证据; * 财产保全的必要性说明; * 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期限; * 财产保全的具体措施; * 其他相关材料。

2. 审查程序:税务机关收到财产保全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 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 申请理由是否充分; * 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财产保全的必要性是否成立; * 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期限是否合理; * 其他相关事项。

3. 决定程序:经审查,如果认为符合财产保全条件,税务机关应当作出财产保全决定。财产保全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以下内容: * 决定日期; * 决定机关; * 申请事项; * 决定内容; * 法律依据; * 履行期限; * 权利救济途径; * 其他事项。

4. 执行程序:税务机关作出财产保全决定后,应当立即执行。执行程序包括: * 通知纳税人; * 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 签署清单; * 移交保管; * 其他相关事项。

5. 解除程序: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在条件具备时解除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程序包括: * 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 * 争议解决; * 其他相关事项。

在执行财产保全措施的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采取超出法律规定的措施,不得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

三、财产保全的类型

根据财产保全措施的不同,可以将财产保全分为以下类型:

1. 查封: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及其财产进行查封,禁止其使用、处分或者转移该财产。查封的目的是防止纳税人转移、隐匿财产,逃避税款。例如,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查封,禁止其使用该账户进行资金交易。

2. 扣押: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及其财产进行扣押,将其移交到指定地点进行保管。扣押的目的是防止纳税人转移、隐匿财产,并确保在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后能够及时处置该财产,用于抵偿欠缴的税款。例如,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的车辆进行扣押,将其移交给指定保管场所进行保管。

3. 其他措施:除了查封和扣押外,税务机关还可以采取其他财产保全措施,例如: * 限制纳税人出境; * 冻结纳税人银行账户; * 查封纳税人的房产、土地等不动产; * 查封纳税人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动产; * 其他必要的财产保全措施。

税务机关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应当与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和税款数额相适应,不得过度使用财产保全措施,避免对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财产保全的争议与挑战

财产保全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问题:在实践中,一些税务机关对于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把握不准确,将财产保全措施作为一般的税务稽查手段,过度使用,容易造成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侵犯。例如,一些税务机关将对纳税人的营业执照进行查封,这种做法明显超出了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

2. 财产保全的程序问题:在实践中,一些税务机关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没有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存在程序违法的问题,例如,没有向纳税人告知财产保全的理由、范围、期限等,没有签署财产保全清单等,这些程序违法行为容易导致纳税人起诉,并最终被法院撤销财产保全决定。

3. 财产保全的期限问题:在实践中,一些税务机关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没有及时解除财产保全措施,造成财产保全期限过长,影响了纳税人的正常经营活动。例如,一些税务机关将对纳税人的银行账户进行查封,但没有及时解除查封,导致纳税人无法正常进行资金交易,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4. 财产保全的赔偿问题:在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