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诉讼常见问题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 诉中财产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证据保全担保 行为保全担保 解封担保 履约保函 投标保函 预付款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
诉前保全后一定会立案吗
时间:2024-08-04

诉前保全后一定会立案吗?

  诉前财产保全是保障胜诉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申请诉前保全后,法院最终没有立案的情况。那么,诉前保全后一定会立案吗?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诉前保全与立案的关系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在向人民法院起诉前,申请人民法院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以防止当事人及其诉讼请求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立案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纳入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的行为。

  诉前财产保全与立案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程序。一方面,诉前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将来生效判决的执行,其本身不构成对案件实体的处理;另一方面,法院对是否立案的审查,也不以诉前财产保全是否已经采取为前提条件。

二、诉前保全后不予立案的情形

  虽然诉前保全后,原则上应该及时立案,但并非所有情况下法院都会立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以下情形下,法院可能不予立案:

1. 不符合立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和相关材料不符合上述条件,法院将不予立案。

2. 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例如,婚姻登记、收养关系确认、继承关系确认等,属于行政确认的范围,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法院对此类纠纷不予立案。

3. 超过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如果当事人在申请诉前保全后,超过诉讼时效才起诉的,法院将不予立案。

4. 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间内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应当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诉讼。申请人逾期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因此,如果申请人在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的,法院将解除保全,不会立案。

三、诉前保全后不予立案的法律后果

  法院在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经审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裁定解除保全,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对于由此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诉前财产保全只是为后续的诉讼程序提供保障,法院是否立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因此,当事人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后,应当及时补充完善相关证据材料,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以避免因不符合立案条件而导致诉讼程序无法启动,甚至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