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块钱财产保全
“法官,求求你了!我只有这三千块钱了,是我的救命钱啊!”
一位中年妇女声泪俱下,紧紧抓着法官的袖口,眼中充满了绝望和祈求。这是发生在某法院执行法庭上的一幕,而我,作为一名执行法官助理,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令人心酸的场景。
这位中年妇女姓李,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被执行人。根据生效判决,她需要向申请执行人偿还三万元借款。然而,生活对李女士并不友善,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压垮了她的家庭,巨额的医疗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让她负债累累,无力偿还借款。面对法院的强制执行,她唯一的财产只剩下银行卡里仅剩的三千元——那是她最后的救命钱。
这起案件,只是众多执行案件的一个缩影。在执行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和各种错综复杂的执行案件,其中不乏一些涉及到“救命钱”的财产保全。
所谓“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损害权利人利益,依法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以保证将来生效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常见财产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情与法”的考验。一方面,我们需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胜诉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兼顾到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避免机械司法,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被执行人生活的影响,体现司法的温度。
针对涉及“救命钱”的财产保全,如何在合法性和合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涉及当事人生产生活的财产保全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们提供了指引。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严格区分被执行人财产和家庭成员生活必需的财产,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活的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线索的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也强调,对于“明显超出执行标的额”以及“明显属于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的财产,人民法院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
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面对李女士的困境,执行法官并没有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申请执行人被李女士的遭遇所触动,同意放弃部分利息,并给予她一定的宽限期。李女士也表示会尽力筹措资金,尽快履行还款义务。这起案件最终以双方和解告终,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让被执行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防止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法院也会依法对“救命钱”采取保全措施。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也会考虑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例如,可以对超出基本生活保障部分的款项进行冻结,而不是全部冻结。
总而言之,“三千块钱财产保全”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它考验着法律的温度、司法的智慧以及社会的良知。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在法律的框架内,寻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保障公平正义的平衡点,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