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税收保全措施
在现代社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征收,税务机关依法享有一系列权力,其中就包括税收保全措施。税收保全措施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过程中,为了防止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依法采取的限制纳税人财产处分权的行政强制措施。本文将对税收保全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一、 税收保全措施的法律依据
我国税收保全措施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管理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一)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经营场所、货物存放地和住所有关情况;(二)责令提供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资料;(三)查阅、复制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资料;(四)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五)核对、稽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纳税申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六)税务检查证,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场所、货物存放地;(七)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要求回答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八)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执行措施:(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存款,查封、扣押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和其他单位和个人,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应当立即冻结、扣缴、停止支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的应纳税款、应扣未扣税款、应收未收税款;(三)拍卖或者变卖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拍卖或者变卖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应当能够实现税款。拍卖或者变卖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所得,抵缴税款后尚有剩余的,退还纳税人;不足部分税款依法追缴;(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二、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条件
税务机关适用税收保全措施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主要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拒不纳税申报,以及其他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
(二)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税务机关应当先责令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只有在纳税人逾期仍不缴纳的情况下,才能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三)符合比例原则。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当与纳税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相适应,不得过度保全。
三、 税收保全措施的种类
常见的税收保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冻结存款。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存款。冻结存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1年。
(二)查封、扣押财产。税务机关可以查封、扣押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查封、扣押的财产应当能够实现税款,并且应当尽量减少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三)责令提供纳税担保。纳税担保是指纳税人或者第三人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提供担保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以保证税款的缴纳。
(四) 其他税收保全措施。除上述措施外,税务机关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税收保全措施,例如:停止出口退税、限制高消费等。
四、税收保全措施的注意事项
在适用税收保全措施时,税务机关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 税务机关应当告知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理由和依据,并告知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救济途径。
(二) 税务机关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防止财产损失,并如实记录财产保管情况。
(三) 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届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四) 如果因为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纳税人财产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五、纳税人的权利救济
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申请行政复议。 纳税人可以自知道税务机关作出税收保全措施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二)提起行政诉讼。纳税人可以自知道税务机关作出税收保全措施之日起六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总之,税收保全措施是税务机关保障国家税款征收的重要手段,在适用税收保全措施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既要保障国家税款安全,又要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