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财产保全法条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转移、隐匿、挥霍财产,逃避刑事责任或损害被害人利益,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本文将深入解读刑诉财产保全的相关法条,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法律工具。
一、财产保全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对涉嫌犯罪的人和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采取保全措施:(一)可能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二)依照本法规定可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根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财产保全的适用对象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对象:涉嫌犯罪的人和被告人,即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2. 适用条件:采取强制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可能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
(2) 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需要注意的是,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既要符合适用对象的要求,也要符合适用条件的规定。
二、可以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全措施:(一)查封、扣押、冻结;(二)其他必要的保全措施。"
根据该条规定,我国刑诉法中规定的财产保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 查封、扣押、冻结:
(1) 查封:是指司法机关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明确告知所有人或持有人不得处分的强制措施。查封的范围包括动产、不动产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2) 扣押:是指司法机关将与案件有关的财产,暂时控制在自己手中,禁止所有人或持有人使用的强制措施。扣押的范围也包括动产、不动产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3) 冻结:是指由司法机关通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款账户或其他资金的强制措施。冻结的范围主要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资金。
2. 其他必要的保全措施: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财产保全措施外,司法机关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必要的保全措施。例如,对于涉案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司法机关可以采取限制交易、禁止转让等措施。
三、财产保全的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对财产保全的程序作出了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申请:
财产保全措施可以由以下主体提出申请:
(1) 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认为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批准。
(2)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可以提请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3)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保全措施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决定;不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 Antragsteller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
2. 审查:
(1) 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提出申请的,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二日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人民法院执行,并将副本送交公安机关。
(2)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请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3)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的,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以内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3. 执行:
人民法院作出的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都应当执行。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以后,不得重复查封、扣押、冻结。
四、财产保全的解除和救济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对财产保全的解除和救济作出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1. 解除条件:
(1) 不需要继续保全的时候,应当及时解除保全。
(2) 对查封、扣押的财产,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退还给原所有人或者持有人。对冻结的款项,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通知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解除冻结。
2. 救济途径:
(1) 与案件无关的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期间和有关期间的计算,依照本法关于期限的规定。
(2) 对人民法院作出的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3) 对于人民法院驳回复议申请,或者作出的复议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4) 采取保全措施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的,应当解除保全,需要赔偿的,依照国家有关赔偿的规定办理.
五、结语
财产保全制度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对于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维护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财产保全措施,并注重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