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期间可以提保全
在民事诉讼漫长的程序中,再审程序作为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维护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意义重大。然而,再审程序的启动本身并不能当然阻止生效裁判的执行,如果生效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或法律关系在再审期间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为了弥补这一制度上的空白,我国法律规定了再审期间保全制度,赋予当事人在特殊情况下请求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再审期间保全的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保全,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 提出申请的主体必须是已经依法申请再审的当事人:这意味着,只有在已经向法院提交再审申请,并被法院审查受理后,当事人才有权申请再审期间保全。
2.必须存在“可能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害”的紧急情况:这是指,如果不采取保全措施,将可能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害,例如财产遭受灭失、被转移等。法院在审查时,会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因素。
3. 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为防止当事人滥用保全制度,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法律规定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担保的形式可以是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具体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如果申请人无法提供担保,法院将驳回其保全申请。
二、再审期间保全的类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再审期间的保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查封、扣押、冻结:适用于对财产的保全,例如对被申请人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账户等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防止其转移财产,损害申请人利益。
2. 限制有关当事人特定行为:适用于对行为的保全,例如限制被申请人转让股权、处置财产、出境等,以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3. 其他必要的保全措施:指法律、司法解释未明确列举,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为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防止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害,由法院依法决定的其他保全措施。例如,在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中,法院可以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的保全措施。
三、再审期间保全的程序
再审期间的保全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申请:当事人认为符合再审期间保全条件的,可以向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提交书面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事项、理由及相关事实和法律依据。
2. 审查:法院收到保全申请后,会对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将在收到申请后48小时内做出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反之,则裁定驳回申请。
3. 执行: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会立即执行裁定。如果被申请人不服保全裁定,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4. 解除或变更:在再审期间,如果出现保全措施不再必要或需要变更的情况,例如申请人败诉,或者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解除或变更保全措施。
四、结语
再审期间保全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期间保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准确把握适用条件。当事人只有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申请再审期间保全,避免因不符合条件而导致申请被驳回。
2. 提供充分的证据。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身权益确实存在遭受难以弥补损害的可能性,例如财产被转移的风险等。
3. 积极与法院沟通。在申请再审期间保全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积极与法院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补充相关材料,以争取法院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供参考,具体适用法律问题还需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