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滥用现象包括什么
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胜诉权益实现的重要制度,但近年来,财产保全申请的案件数量激增,其中不乏滥用现象,严重损害了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也浪费了司法资源。本文将围绕财产保全滥用现象展开讨论,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一、财产保全滥用现象的定义
财产保全滥用是指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或者实施财产保全的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的目的,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目的,或者以实现其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的行为。
二、财产保全滥用现象的表现形式
财产保全滥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虚假诉讼,恶意保全
有些申请人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提起根本不存在的诉讼,或者虽然存在事实基础,但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其提起诉讼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财产保全的机会,达到冻结被申请人财产的目的。还有一些申请人,明知其提出的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法院支持,但为了给对方制造压力,迫使对方“花钱消灾”,也会恶意申请财产保全。
2. 扩大保全范围
有些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故意夸大自己的损失或者债权数额,要求法院对明显超过诉讼请求数额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例如,债务纠纷中,债权数额仅为10万元,但申请人却要求法院冻结被申请人价值100万元的房产。
3. 重复保全
有些申请人为了达到保全目的,多次向不同地区的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利用诉讼、仲裁等多种途径,对同一标的物或同一债权重复申请财产保全,导致被申请人的财产被多轮冻结,严重影响了被申请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 超标的保全
在诉讼程序中,法院判决的最终结果往往与当事人最初的诉讼请求存在差异。有些申请人在取得胜诉判决后,不及时解除对被申请人的财产保全,或者申请强制执行时,对超出判决金额部分的财产继续采取保全措施,导致被申请人财产被超额查封、扣押、冻结。
5. 以保全手段逼债
一些申请人利用财产保全的强制性,将其作为一种讨债或者逼迫对方妥协的手段,即使明知对方并非故意拖欠债务,也申请财产保全给对方施压,迫使其在无奈之下接受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三、财产保全滥用行为的危害
财产保全滥用行为的危害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损害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财产保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被滥用,将严重限制被申请人对财产的正常处分和使用,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导致企业停业、破产,给被申请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名誉损失。
2. 浪费司法资源
财产保全滥用行为导致大量不必要的诉讼案件涌入法院,加重了法院的办案负担,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降低了司法效率。
3. 破坏社会诚信体系
财产保全滥用行为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
四、如何遏制财产保全滥用
为了有效遏制财产保全滥用现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
1. 司法层面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财产保全制度,细化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和程序性规定,提高立案审查的标准,防止不符合条件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2) 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保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滥用诉权、恶意提起诉讼或者申请财产保全的当事人,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
(3) 建立健全财产保全责任保险制度,鼓励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的同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以弥补因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
(4) 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财产保全信息共享平台,方便法院及时了解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避免出现超标的保全和重复保全的情况。
2. 被申请人
(1)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自身经营行为,避免陷入诉讼纠纷之中。
(2) 积极应诉,在遭遇财产保全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搜集证据,积极提出反驳意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可以申请解除保全措施。
3. 社会层面
(1)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引导企业和个人诚实守信,减少合同违约等情况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财产保全纠纷。
(2)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财产保全制度的认识,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行使诉讼权利,杜绝滥用现象。
五、结语
财产保全制度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胜诉权益的重要手段,但任何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财产保全制度也不例外。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司法监督,提高当事人法律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产保全制度的功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