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财产保全担保款
**导言**
诉前财产保全是一种旨在防止当事人在诉讼中转移、隐匿或变卖财产,从而确保诉讼得以顺利进行的司法措施。为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时需要提供担保。本文将深入探讨诉前财产保全担保款的相关法律规定、担保方式、担保金额及评估,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情形且担保适当的,可以裁定准予诉前财产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6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对争议的财产实施诉前财产保全:
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正在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其财产,或者有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其财产的现实危险的; 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的; 可执行的仲裁裁决已经作出,被申请人因其住所地不明或者财产所在地不明或者有其他情形,无法向其送达执行通知书,申请人申请保全的。担保方式**
申请人提供诉前财产保全担保的方式包括:
金钱保全:申请人直接向人民法院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有价证券保全:申请人提供国库券、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作为担保。 银行保函保全:申请人向银行申请保函,以担保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后因保全措施不当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时,负责赔偿被申请人的损失。 担保公司保证:申请人向担保公司申请担保函,由担保公司对申请人因诉前财产保全的行为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承担保证责任。担保金额及评估**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金额由人民法院根据被申请人财产价值和申请人请求保全的范围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担保金额不应低于争议的财产价值,不得超过申请人请求保全的数额。
人民法院在评估被申请人财产价值时,可以委托评估机构进行专业评估,也可以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被申请人的财务报表、相关部门的证明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担保的效力**
担保一经提供,即对抗申请人、被申请人和担保人。担保人承担在诉前财产保全解除后,对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责任。
若申请人后续撤回申请或诉请被法院驳回的,申请人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财产保全。若申请人怠于申请解除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解除财产保全。财产保全解除后,申请人应当返还担保。
其他相关问题**
执行异议**
因诉前财产保全冻结的被申请人的财产,在执行程序中,被申请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若被申请人提出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责任承担**
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后,若申请错误或保全措施不当,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对申请人因申请诉前财产保全造成的损失承担保证责任。
司法实践**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审查诉前财产保全担保是否适当时,一般会考虑以下因素:
申请人提供证据的充分性,包括被申请人有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其财产的证据; 担保金额是否与争议标的物价值相符; 担保方式是否合法有效,担保人的履约能力和资信情况。**结语**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款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申请人提供适当的担保,有利于促使被申请人积极应诉和保护诉前财产,有利于维护司法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