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运会
近年来,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不仅代表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也承载着展示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确保全运会安全顺利举办,是践行“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理念、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检验。
本文将从风险挑战、保障体系、科技赋能和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高效能的全运会安全保障体系,为这项国家级体育盛会保驾护航。
一、风险挑战:全运会安全保障面临的复杂形势
当前,全运会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诸多因素的挑战,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恐怖主义威胁:近年来,全球恐怖活动呈高发态势,大型活动成为恐怖袭击的首选目标。全运会作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事件,也可能成为恐怖分子进行破坏活动的潜在目标。
2. 重大自然灾害: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大型活动的举办造成一定影响。全运会期间,若遭遇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对赛事组织、人员安全和场馆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3. 公共安全事件:随着全运会规模的扩大和参与人数的增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也在加大。比赛期间,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踩踏、火灾、疫情传播等安全事故,需要高度警惕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4. 网络安全挑战: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全运会期间,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事件可能对赛事组织、运动员信息安全和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对大型活动的举办造成持续性影响。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参赛人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成为全运会安全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
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领导、部门协同、军地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安全保障体系,为全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坚实保障。
1. 突出“统一领导”,完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由党委和政府领导,公安、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参与的全运会安全保卫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公安、体育、卫健、交通、气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部门联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赛事期间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
3. 注重“军地联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军队、武警部队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军地联动机制,提升应对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军地联合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4. 推动“社会参与”,构筑群防群治防线。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监督,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共同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科技赋能:提升安全保障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全运会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安全保障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安保”新模式。
1. 加强智能安检建设,提升安全检查效率。在比赛场馆、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部署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危险品智能识别等先进设备,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率,有效防范危险人员和违禁物品进入。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
2. 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安全风险预测能力。整合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数据资源,搭建全运会安全保障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人流、车流、天气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为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3. 推广“互联网+安保”模式,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开发全运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赛事期间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处置。利用移动终端、互联网等平台,加强对赛事期间安全信息的发布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四、社会共治: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运会的安全保障工作不仅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积极倡导“安全人人有责、安全人人参与”的理念,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全运会安全顺利举办。
1.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全运会安全保障相关知识,普及安全防范技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运会期间,要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招募和培训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为全运会提供安全引导、秩序维护、信息咨询等服务,协助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全运会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中心,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高效能”的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