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可用不可卖
导言
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常见的诉前保全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变卖涉案财产,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对于财产保全的具体效力,特别是保全财产可否买卖,一直存在较大分歧。
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诉讼过程中对争议标的物或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其他方法予以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0条规定,保全措施不得超过法律文书确定的范围、数额和期限;执行异议人申请解除的,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解除。
财产保全的效力
对于财产保全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禁止处分效力:即被申请人不得擅自在财产上设立抵押、质押、典当等担保物权,不得赠与、出售、交换、出资等处分财产的行为。 禁止转移效力:即被申请人不得将财产转移、隐匿或变相转移。否则,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搜查、扣押等强制措施。 行为无效效力:如果被申请人在财产保全期间违反禁止处分或禁止转移的规定,其擅自处分的行为无效。财产保全可否买卖
关于财产保全可否买卖,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主张可卖说
该观点认为,财产保全的目的是防止被申请人恶意处分财产,但并不禁止其正当的经营活动。买卖是正常的经营行为,只要不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就不应该受到禁止。而且,被申请人通过买卖可以实现资产变现,从而保障其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债权实现。
主张不可卖说
该观点认为,财产保全期间,被申请人不得擅自在财产上设立担保物权,买卖是处分财产的重要方式之一,显然违反了财产保全的禁止处分效力。而且,买卖会导致财产的转移,增加被申请人转移、隐匿资产的风险,不利于申请人的利益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尚未明确表态财产保全可否买卖,但在个案审理中,主要倾向于以下原则:
慎用不可卖原则: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限制被申请人处分财产,但要充分考虑对被申请人正当权益的影响。 区分一般买卖与恶意转移:如果被申请人进行正常经营活动,且买卖行为不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一般不会认定为恶意转移。 严格审查买卖行为:人民法院在审查买卖行为时,要充分了解被申请人的意图、交易的真实性、对申请人权益的影响等因素,并结合具体案情作出判断。结合案例分析
如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执行卷宗(2021)第3批第1期问答样式》中提到,某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被申请人出售其所有的一套房产,所得款项偿还了其他债务。人民法院认为,被申请人出售房产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属于恶意转移,故驳回了申请人解除保全措施的申请。
又如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执行卷宗(2018)第3批第1期问答样式》中提到,某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被申请人出售其名下一家公司的股权。人民法院认为,被申请人出售股权的行为属于恶意转移,严重损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故准予申请人解除保全措施的申请。
总结与建议
关于财产保全可否买卖的问题,目前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案情审慎判断。一般情况下,如果被申请人进行正常经营活动,买卖行为不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不会认定为恶意转移,可以允许买卖。反之,如果买卖行为属于恶意转移,则人民法院会解除保全措施。
为了避免纠纷,建议在财产保全期间,申请人应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被申请人存在恶意转移资产的风险。被申请人也应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审查,充分说明买卖行为的正当性。
总之,财产保全措施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不损害申请人权益的情况下,应允许被申请人合理处置财产。但在实践中,对于财产保全可否买卖的问题,应结合具体案情谨慎把握,既要维护申请人的利益,又要兼顾被申请人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