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行业资讯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 诉中财产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证据保全担保 行为保全担保 解封担保 履约保函 投标保函 预付款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
财产保全申请保全费用法条
时间:2024-06-29

财产保全申请保全费用法条

在涉及经济纠纷的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一方当事人转移、隐匿或挥霍财产,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可以根据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财产保全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本文将详细解读关于财产保全申请保全费用相关的法律条文,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规定。

一、 财产保全费用是什么?

财产保全费用是指人民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为调查、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为而产生的实际支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1. 交通费:指承办法官及书记员因办理财产保全措施而实际产生的交通费用;

2. 误餐费、住宿费:指承办法官及书记员因办理财产保全措施而实际产生的误餐费用和住宿费用;

3. 查档费:指承办法官为调查被申请人财产状况而向有关部门查询其财产登记信息所产生的费用;

4. 评估费:指人民法院为确定被申请人财产价值而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所产生的费用;

5. 保管费:指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委托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保管而支付的费用;

6. 公告费:指人民法院为公告财产保全措施而支付的费用;

7. 其他费用:指除上述费用外,人民法院因办理财产保全措施而实际支出的其他必要费用。

二、 财产保全费用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对财产保全费用的规定主要散见于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行为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申请有错误的,裁定驳回。 - 第一百零二条 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驳回申请: (一)申请人未提供担保,且不提供担保的正当理由的; (二)请求保全的范围过大的; (三)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无关系的; (四)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 - 第一百零五条 申请人应当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逾期不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 第一百九十八条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或者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办理,并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财产保全的范围,以财产价值不超过当事人请求获得的金额或者保全的目的为限。 - 第二百条 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解除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 第二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人提供担保,解除财产保全的,应当及时通知被申请人。

3.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 第十三条 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应当交纳申请费,并按照实际支出交纳保全费。财产保全解除后,保全费剩余部分退还申请人。 - 第十四条 申请费的收费标准: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交纳: 1. 不超过1万元的,交纳50元; 2. 1万元以上至10万元的部分,交纳1%; 3. 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的部分,交纳0.8%; 4. 100万元以上至200万元的部分,交纳0.7%; 5. 20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的部分,交纳0.6%; 6. 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的部分,交纳0.5%; 7. 1000万元以上至2000万元的部分,交纳0.4%; 8. 2000万元以上至5000万元的部分,交纳0.3%; 9. 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的部分,交纳0.2%; 10. 1亿元以上的,交纳0.1%。 (二)非财产案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 第十五条 保全费的收费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另行制定。

三、 财产保全费用的负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财产保全费用由申请人先行垫付。案件裁判后,财产保全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预先垫付的,由败诉方予以偿还。

如果一方当事人败诉,但其承担责任的比例小于100%的,则其仅需按照其承担责任的比例承担相应的财产保全费用。

四、 注意事项

1. 财产保全申请被驳回的,已发生的保全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2. 申请人撤回财产保全申请或者人民法院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已发生的保全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3. 财产保全期间,被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请求解除财产保全。担保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和案件情况确定。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五、 结语

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但申请财产保全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做出决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积极与对方协商,争取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诉讼成本。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