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行业资讯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 诉中财产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证据保全担保 行为保全担保 解封担保 履约保函 投标保函 预付款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
税收保全不保全滞纳金
时间:2024-06-28

税收保全不保全滞纳金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欠缴税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国家税权,税务机关通常会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以控制纳税人的财产,防止其转移或隐匿财产,从而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收。然而,实践中对于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的争议一直存在。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税收保全与滞纳金概述

1. 税收保全

税收保全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以限制其对财产的处分,避免税款流失,确保税款能够最终实现的一种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主要包括:

查封、扣押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查封、扣押、冻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 其他保全措施。

2. 滞纳金

滞纳金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由税务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加收的罚款。滞纳金的性质属于行政处罚,其目的是为了督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维护税收法律的严肃性。

二、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

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也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1. 肯定说

持肯定说的观点认为,滞纳金作为税款的附属部分,应当纳入税收保全的范围。理由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解缴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款项包括滞纳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存款、其他资金的,应当将冻结的存款、其他资金的数额通知金融机构。冻结数额不得超过执行标的。其中,“执行标的”包括了滞纳金。 从立法目的来看,税收保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税款的最终实现,而滞纳金作为税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税收保全的保障范围之内。如果税收保全不包含滞纳金,则不利于税款的全面及时征收,也有违税收法律的立法精神。

2. 否定说

持否定说的观点认为,税收保全只针对税款,不包括滞纳金。理由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仅规定了税收保全的措施,但并未明确规定税收保全的范围。因此,税收保全的范围应当从其立法目的进行解释,即保障税款的征收。 税款和滞纳金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区别。税款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的资金,而滞纳金则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逾期缴纳税款行为的一种行政处罚。税收保全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保障税款的征收,不应扩大到对行政处罚的保障。

三、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观点及分析

目前,对于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判决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1. 认为税收保全包含滞纳金

部分法院认为,滞纳金属于税款的组成部分,税收保全应当包含滞纳金,并据此支持税务机关对滞纳金采取保全措施的申请。例如,(引用相关案例)。

2. 认为税收保全不包含滞纳金

也有部分法院认为,滞纳金属于行政处罚,税收保全不应当包含滞纳金,并据此驳回税务机关对滞纳金采取保全措施的申请。例如,(引用相关案例)。

分析:

司法实践中对于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的争议,反映了现行法律法规在这一问题上的模糊性。为了统一司法尺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建议相关部门对税收保全的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例如可以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出台司法解释等方式,明确规定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在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立法目的、法律原则和社会公序良俗,对税收保全的范围进行合理的解释。

四、结语

税收保全是否包含滞纳金,是一个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在现行法律法规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建议税务机关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充分保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建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增强纳税意识,及时足额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税收保全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