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行业资讯
诉前财产保全担保 诉中财产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证据保全担保 行为保全担保 解封担保 履约保函 投标保函 预付款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
财产保全范围是原告申请吗
时间:2024-06-27

财产保全范围是原告申请吗?

导语

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一项常见的保全措施,旨在防止被告在诉讼期间转移、隐匿、变卖财产,损害原告的胜诉权益。那么,财产保全的范围是否由原告申请决定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财产保全的程序和规定。

财产保全的申请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主体包括原告和申请执行人。换言之,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享有财产保全的申请权,而申请执行人也具有同样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申请执行人是指已取得生效法律文书的胜诉方,其申请财产保全是为了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以顺利执行。

财产保全的范围

财产保全的范围,是指被保全的财产种类和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46条的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应当以能够担保债权实现为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财产:

1. 被告的存款、汇票、债券、股票,以及其他有价证券。 2. 被告的动产、不动产以及其他财产权。 3. 法律规定可以查封、扣押的其他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告的财产都可被保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的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1. 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2. 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赖以维持基本生活必需的财产。 3. 两人以上共同所有的财产,属于他人所有的份额。 4. 属于生产、生活必需的机器设备和厂房。 5. 农业生产用家畜、家禽。 6. 法律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其他财产。

财产保全的申请程序

原告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 起诉状副本。 2. 申请财产保全的书面申请。 3. 证明债权存在的证据材料。 4. 担保书。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准予或不准予保全。对于裁定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财产保全的解除

财产保全的解除情形主要包括:

1. 申请人撤回申请。 2. 人民法院认为不再需要财产保全。 3. 债务人提供担保。 4. 债权人滥用财产保全权利。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财产保全,并通知当事人和有关单位。

财产保全的责任

原告申请财产保全,如果未提供担保,或担保不足,人民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后应当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包括:

1. 被告因财产保全受到损失的,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申请财产保全的证据不成立,或者保全措施明显不当,被申请人因采取保全措施受到损失的,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的范围应当以能够担保债权实现为限,原告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权利主体均享有财产保全的申请权。原告申请财产保全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和进行严格的程序,并在符合解除条件时及时解除,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原告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滥用保全权利给被告造成损失。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