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新规定
时间:2024-05-22
履约保证金新规定
定义
履约保证金是一种担保措施,由承包人在中标后向招标人提交,用于保证承包人履约。如果承包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招标人可以扣除履约保证金以弥补损失。
履约保证金的性质属于债务性担保,即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向招标人交付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其他财产,以担保其履约义务。
新规内容
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建设工程履约保证金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履约保证金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意见》明确了以下几项新规定:
- 取消最低比例限制:原规定要求履约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合同标的额的10%,新规定取消了最低比例限制,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协商确定。
- 允许分期缴纳:对于合同金额较大、工期较长的工程,允许承包人分期缴纳履约保证金。
- 纳入信用体系:对逾期缴纳或缴存不足履约保证金的承包人,纳入信用不良记录,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投标资格。
- 鼓励多种保障方式:除了传统的货币方式外,《意见》还鼓励采用履约保险、第三方担保等多种保障方式。
改革目的
履约保证金改革的目的在于:
-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承包企业负担。
- 完善履约保证金制度,更好地保障招标人利益。
- 规范履约保证金管理,防范风险。
新规实施
《意见》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抓好新规的贯彻落实。
注意事项
在实施履约保证金新规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在合同中明确履约保证金的金额、缴纳方式、退还条件等事项。
- 承包人应按时、足额缴纳履约保证金。否则,招标人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追究承包人的违约责任。
- 招标人应妥善保管履约保证金,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给承包人。招标人不得挪用、截留履约保证金。
新规影响
履约保证金新规将对建设工程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释放资金压力:取消最低比例限制,将减轻承包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现金流。
- 增强诚信体系:纳入信用不良记录将倒逼承包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有助于净化行业环境。
- 规范市场行为:新规将规范履约保证金管理,防范风险,维护招标人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
履约保证金新规定是对建设工程履约担保制度的重大改革,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规的实施将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招标人利益,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