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是在合同结束后,如何破解隐形担保风险?
履约保证金是一种常见的合同担保方式,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向承包人收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证承包人履行合同的担保金。在合同履行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发包人应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然而,在实务中,履约保证金会在合同履行完成后引发一系列"隐形担保风险",让原本作为担保金的风险防控工具,变成了日后诉讼的导火索。
一、续约担保
合同履行完毕意味着合同解除,然而合同有时会约定续约条款。若发包人在合同履行结束后未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并签订续约合同,则该履约保证金将自动顺延,成为续约合同的担保金,发包人无权追讨或用于抵偿新合同的损失。这种情况实际增大了发包人的风险,违背了履约保证金的初衷。
二、超期担保
即使合同没有约定续约条款,若发包人在合同履行完毕后仍未返还履约保证金,则该履约保证金将继续承担对承包人的担保责任,直到发包人主动返还之日。在此超期期间,承包人若出现债务危机或违法行为而导致无法履行债务,即使履约保证金金额大于其债务,发包人也不能以该履约保证金清偿债务或弥补损失,因为该履约保证金的担保责任已过约定期限。
三、追加担保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约保证金是否追加全额返还并不影响发包人的权利,但若发包人在合同履行后同意承包人追加担保,则该追加担保也要在全部清偿承包人的债务后才能返还。这种情况实际上扩大了承包人的担保范围,增加了发包人的担保成本。
四、尾款担保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发包人提前支付了部分或全部工程款,履约保证金除了担保承包人履行合同外,还额外担保了承包人返还已支付的尾款。这种情况实际加重了履约保证金的担保责任,增大了发包人的尾款风险。
破解隐形担保风险,保障发包人合法权益
为了避免上述隐形担保风险,发包人应在合同中明确以下条款:
- 约定履约保证金返还的具体时间,并严格按照约定执行。
- 明确履约保证金的担保范围,仅限于合同约定的履行义务,不得用于续约合同或超期担保。
- 杜绝在合同履行后追加担保的行为。
- 明确尾款不纳入履约保证金的担保范围,避免尾款担保风险。
此外,发包人在签订合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考察承包人的资质和信用,选择履约能力强的承包人。
- 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的金额,既能保障发包人的合法权益,又不加重承包人的负担。
- 在合同中约定履约保证金的支付方式、留存方式和返还方式。
- 定期检查承包人的履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发包人可以有效破解履约保证金的隐形担保风险,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承包人也要诚信守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避免给发包人带来损失,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