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函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1. 目的:为规范银行保函业务管理,提高保函质量,防范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办理的境内外所有保函业务。
**第二章 业务操作**
3. 保函业务范围:本行保函业务主要包括: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
4. 保函的格式、内容:保函应符合国际惯例和本行相关规定,主要内容包括:发起银行名称、受益人名称、金额、到期日、保证责任等。
5. 保函的审查:保函审查主要包括:申请人资质和财务状况、受益人资质、担保目的、担保金额、履约条件等。
6. 保函的审批:保函审批由指定的审批机构根据审查情况进行,审批通过后才能签发保函。
**第三章 风险管理**
7. 风险评估:本行应建立保函风险评估体系,全面评估保函风险,包括申请人、受益人、担保目的、履约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
8. 风险控制:本行应采取措施控制保函风险,包括:
- 加强对申请人的资质和财务状况调查。
- 严格审查担保目的和履约条件。
- 合理确定担保金额。
- 要求申请人提供适当的抵押或保证措施。
- 建立保函到期提醒制度。
9. 风险监控:本行应建立保函风险监控体系,定期监测保函的履约情况和逾期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四章 保函管理**
10. 保函发放:保函发放应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执行,并做好备案。
11. 保函到期:保函到期时,本行应主动联系申请人,核实履约情况。
12. 保函逾期处理:保函逾期时,本行应及时向申请人发出追偿通知。如果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未履约,本行将根据保函约定进行追偿。
13. 保函撤回:申请人提出保函撤回申请后,本行应核实申请人的撤回理由和履约情况,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撤回保函。
**第五章 业务监督**
14. 业务监督:上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行保函业务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15. 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本行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6. 本办法由上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17.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